蓝柯的流水账
随感·十年·第一次给自己做名片
随感·十年·第一次给自己做名片

随感·十年·第一次给自己做名片

最近给UI团队Review平面、印刷的小知识的时候,提到了我第一次给自己做名片的事,已经是十年以前了,后来还找到了当时的菲林和几张名片,颇有一些感慨。

那时好像是2002年的5、6月,自己在上学,大二,已经雁塔路的校本部这边了。

自己对程序的接触和学习可以追朔到二十多年前Apple II、中华学习机的小学时代,当时实际都是攒钱买书自学甚至都没有接触过真机。我对程序方面的学习从当时的Apple Basic到后来的G-Basic、GW-Basic、Q-Basic、Visual Basic、Turbo C、ASP、PHP、JavaScript、Objective-C……其中85%以上的内容都是大学毕业之前的学生时代自学的。高中时折腾信息学奥林匹克学数据结构什么搜索、回溯、堆栈、二叉树之类解奥数题觉得特无聊,从那以后基本就没想把编程这事当做自己的主业。

网页设计制作自学大致在2000年7月,8月上线了自己简单的个人网站《蓝柯驿站》,次年改版,2002年5月自己用ASP编写的含文章管理、统计、留言管理,ACCESS做数据库的网站上线。当时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陆续已经有做有关网页设计制作的勤工俭学,2001年起正式加盟学校官方新闻门户建设,后续在校期间为一些企业、学校、海外组织、社区提供了网站为主设计制作服务。

2003年大三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当时网页市场已经非常混乱了,自己无意趟这个浑水,03年底以网页、程序、平面方面的基础以有一定经验设计从业者的角色入职第一家公司从事软件界面设计方面的工作,从那时起延续至今UI/UE/UCD/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其实也一直都是在软件界面这个行当。

How time flies,这话用到这里正合适。

回到十年前第一次给自己做名片的事情,那时候对做名片没什么概念,认为就是自己用PS做张大图印成小名片就OK啦(当时连dpi的概念都不知道),听说过CorelDRAW但没用过也想不到要用。做好了图,自己还彩喷打印了个样稿,觉得基本符合我的要求精度也够应该没啥问题了,乐呵呵的拿着设计图和样稿到复印打字店的承接名片的地方。

人家说拿像素图印不了,非得CorelDRAW的矢量图,我这两个名片中“蓝柯工作室”那张名片的色彩太多啦,他们一般的简单胶印做不了,得到印刷厂出菲林他们这儿才能做。我晕,我连CorelDRAW都不知道咋用,更别说菲林是何物了。得,还是去印刷厂看看去吧。

到了印刷厂,有一些只知道是印刷方面的机器,有一些电脑,一名工作人员,好像在忙着。我还想说是让人家帮我在CorelDRAW怎么处理一下就搞定啦,工作人员说没时间弄这事,让我自己用CorelDRAW做。哈哈,赶鸭子上架,人家告诉我名片尺寸,我打开陌生的CorelDRAW置入主要的位图素材,进行矢量排版,由于第一次用和PS区别还是蛮大,磕磕绊绊吧,不过总算基本OK了。

自己觉得这就好了,可以出菲林了,其实还没OK,下面人家工作人员帮忙处理了:

  • 把与名片边缘的色块元素扩出边缘一些(后来知道这叫出血);
  • 把我用到Windows自带字体的部分全换成方正字体转曲(后来知道系统字体转曲时容易出问题,最后输出时必须要转曲);
  • 对转曲过的色彩复杂的那张设计稿进行CMYK分色做成C、M、Y、K各色分解稿(具体细节记不清了,CMYK 4个通道的分解吧),对于只有黑、蓝两色的做成了K、“蓝”分解稿(K 和“蓝”通道,后来知道这里的“蓝”实际上是一种专色);
  • 给分解稿加上了类似裁切线的东西之后与他们正要印制的一些广告宣传品一起进行拼版,拿到设备上进行输出。
  • 设备输出了一大张类似胶片的东东,猜想这肯定是传说中的菲林了,工作人员裁下来我名片有关的部分给我,至此菲林OK啦

后来拿着这些菲林片到印制名片的地方,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过了些日子就拿到了想要的名片。

 

想起这段往事,感觉还蛮傻的,很多很多东西不懂,有些东西不是你主动要学而是碰巧就把你推上去需要面对,那么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好好面对呢,本来就不懂多学一点也没什么坏处。也许你并不用这点知识来谋生,处处皆学问吧。

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还是年少无知吧,连CorelDRAW都不会用,平面印刷这些都没接触过,也在名片上妄言平面设计。在这个纷乱的社会中,有许多浮躁的东西,随波逐流之后得反思自己到底能够留下些什么。也正因为这次事情的启发,到2003年下半年有时间的时候,认真的报班把平面设计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及主要工具CorelDRAW、Adobe系列的Photoshop、Illustrator、Acrobat、Pagemaker的应用,好好的过了一遍。因为那个时候实际上像Photoshop、CorelDRAW工具的使用本来已经比较熟练了,其实这套系统课程我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工具使用以外的东西,比如说设计理论、基础概念、实践技巧、印前、校色等等内容。

把时间再穿越到现在,移动互联网生机勃勃的时代,在工作和生活中,浮躁的东西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活在当下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有些东西就是要积极面对,对于我自己而言,随波逐流扯淡拍脑袋非我擅长,期望自己能够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情,做好这段时间要关注的。世上没有后悔药,人有多少个十年,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自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条评论

  1. 回复@这里是海口的小奇哥贰点零: 后来很少用啦,记得大概是02年还到商标事务所查过想注册商标,那时计算机相关的门类已经被注册同音不同字的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